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,房子成為了眾人以"自住之名,卻行投資之實"的賺錢工具。
不論是你買了房子或把房子賣掉,身邊親友第一件最想知道的是:"你成交多少?",然後再暗自盤算著這樣的價格是否吃虧?而不是詢問你:"當初最喜歡這房子的哪個部份?房間配置規劃?以及期待未來展開的新生活?"。
很少遇到有人純粹覺得價格可負擔,然後就買了。更多人是擔心買貴,受到身邊親友的嘲笑,或擔心往後拋售時賠錢的機率變大,不作資產耗損的事。
曾有位顧客跟我說:「家人在哪,家就在那裡」。我思考著這句話,再想著很多人把房產作為資產籌碼互相廝殺的模樣,嗯....這就是人蔘吧!